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面,原本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安平出張所」的倉庫,廣達一千四百多坪,台灣光復後又歸屬台灣製鹽總廠,後來台灣鹽辦公室遷址,倉庫任其荒廢,因多株榕樹盤根交錯,節生於期間,形成特殊景觀,遂演變成今日台南的旅遊景點。
營業時間:AM08:30-PM17:30
費用:全票50元;半票25元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電話: 古蹟諮詢專線(06)390-1341;(06)295-5703。安平樹屋專線(06)391-3901
網站:無
安平的德記洋行倉庫其榕樹生長茂盛,佈滿整棟建築,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獨特景象,亦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來到了台南市安平區,安平樹屋是旅遊的最佳首選
安平樹屋售票亭,憑票入園可參觀朱玖瑩故居(目前為獨佔鰲頭作品展)、德記洋行(目前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安平樹屋等
售票亭旁的參觀收費標準及營業時間
入口處的牌坊高掛著[朱玖瑩故居]字樣,朱玖瑩(1898年12月20日-1996年9月3日),為政治人物及書法家
其書法啟蒙自其父,後師從譚延闓,以顏體楷書最出色,曾於1990年4月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著有《學書淺說》、《臨池三論》等書
2017年0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舉辦第三至第五屆紀念朱玖瑩全國書法比賽首獎作品展
一樓內的左側有體驗拓印,每張卡片要價15元,因這區是架高木質地板,需拖鞋才可進入
此區內還有相關書法的影片簡介
一樓的右側販售書法相關商品,旁邊亦有自由揮灑書法作畫的區域,可免費體驗一下
樓梯上二樓,一幅幅紀念朱玖瑩全國書法比賽的首獎作品
依組別獲選層級分佈其國小、國中、高中、大專院校以及長青組等
在朱玖瑩故居的庭院內的標的景觀,旁邊的小路即可通往德記洋行
德記洋行,於1867年英商在安平開港後於台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自1979年台南市政府收回並整修後,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里爾是西班牙的銀幣,是17世紀亞洲最普遍使用流通的國際貨幣,由圖中可知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發每月薪水所得
描繪約1630年熱蘭遮城初建之時的景象,城建在台南安平的沙丘上,外面用木柵圍住,旁邊的房子,分別為公司商館、倉庫、尚無外城
16世紀中葉以後,明朝實施海禁政策,但此時市場力量已非官方所能掌控。台江內海一帶海盜迂邁,沙汕交錯,容易躲避官兵追捕,成為私商海盜的最佳走私基地
敘述台灣木材、稻米、獸皮、茶葉等的產地及出口港,透過展覽品模擬當時貨物的對等價值,可拿取體驗一下重量喔
洋式風格的餐廳擺設,帶點高雅及浪漫的氣氛
德記洋行大事紀,從1845年英國蘇格蘭商人James Tait於福建廈門創立開始、1867年在安平設立分行、1878年淡水增設據點.......直到1990年英商退出德記洋行經營、2008年統一企業正式入主德記洋行.........
開港後外國商人在台灣開設商行,稱為[洋行]
德記洋行外護圍牆,兩層單棟的西式建築立於其中。上、下層樓正面與兩側皆為磚砌七孔圓拱牆柱,後有迴廊環繞以通室內
上層正面門廊居中突出,樓梯延伸,直接上下。圓拱連貫、迴廊通風,綠釉瓶欄、白牆反光,散發熱帶風格
於德記洋行的後面為德記洋行倉庫的所在,目前成為觀光景點-安平樹屋
進入屋內,一旁的空橋是2004年經過建築師的重新規劃設計,用木棧道與鋼構環繞樹屋
讓人有如穿梭在樹屋之間
從上面俯視榕樹枝頭的更是為最佳視野
樹鬚、樹幹、枝葉全部都盡收眼底
回到地面,只見樹幹衝出屋頂
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
更有多處的樹鬚垂掛其間
德記洋行北台灣發展簡史的簡介,在鉅細靡遺的描述下充實了我這趟豐富旅程
安平樹屋其屋為榕樹所纏繞,榕樹本身具有侵略性的樹種
其樹種有其喜歡攻城掠地、擴張版圖的特性
且排他性極強,任何植物很難附生其周圍
此外,榕樹的根部能夠分泌根酸溶解石灰岩,因此適合生長在石灰地質上
安平樹屋之榕樹群,即是善用此種特性,攀爬附著於早期糖水灰之磚牆上
另一個鋼構架高的木棧道,其環繞樹屋的距離也較長些
其木棧道寬度於遊客交會時也易於通行
木棧道旁的護欄為多枝節欄柱並採用金屬質護網,增添了安全性的考量
木棧道上遇有榕樹枝幹採用泡棉包覆,白色字體[小心碰頭],更多了貼心的設計
回到了地面走出安平樹屋外圍
在一處盤根交錯的榕樹旁拍上一張,暄暄顯得苗小了些
德記洋行旁的紀念品販賣部,以鮮明的色彩做為牆,實在非常亮眼
安平樹屋整區的導覽圖,來到了出口處才發現遺漏了後面的生態池空橋步道,由於時間有限,下次一定再撥空前來參觀一下
歡迎加入[豪豪遊台灣]facebook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