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仔腳瓦盤鹽田
井仔腳這地名源自西元1818年,時有140多名鹽民,由佳里外渡頭鹽田遷至此開闢,當時這一帶仍是荒涼的海埔地無人居住,只有一座小丘上有茂密繁盛的林投樹,一旁則有水質甘美的淡水湧出形成水井,因而成為井仔腳地名的由來。而這裡的鹽田,又稱為井仔腳瓦盤鹽田,原本為日治時期的瀨東鹽場,當時稱為「瀨東場」。鹽場原設於鳳山縣,但因洪水肆虐而二次遷移,自1818年設立於北門後不再移位,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為最古老的瓦盤鹽田,也是國家級的文物遺產,如今作為觀光商業形態的旅遊景點,介以傳承鹽的文化精神,並為了紀念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所引進的瓦盤天日曬鹽技術,故產出的鹽稱為「成功鹽」。以緬懷過去台灣鹽業四百年的光輝歲月。
▼園區裡以曬鹽的大蒸發池、小蒸發池、結晶池為三大區塊(照片右),在鹽田邊的建築有提供遊客諮詢及商品販售的遊客服務中心(照片左)、涼亭(照片中)等。
▼這三座中的最後一座涼亭,牆面有曬鹽過程的簡介及示意圖,初到此探訪的遊客不妨先到此了解一下。
▼鹽田規劃設計之時,利用地形高低落差讓海水靠著重力自然流動,大蒸發池為4坵,從第1坵至第4坵,逐坵逐低4公分至6公分;小蒸發池共分3段,逐段降4公分;結晶池共有98格,每格100平方公尺,從海水由水門流入大蒸發池到最後結晶池生成的海鹽得花上23至27天的時間。依多段曬鹽進行,平均3至5天可採收鹽一次,每格結晶池可收200至500公斤的正港台灣鹽。
▼這棟地中海風格的建築引吸了我去瞧瞧,記得上一次2012年來的時候還沒有這棟建築,猜想大概是間風格品味的餐廳吧!走近一瞧,原來是棟提供遊客使用的廁所,突然讓我打從心底會心一笑,真是有趣!
▼回到鹽田一帶,我們先來探討海鹽究竟與精鹽有何不同呢?海鹽是以日曬法經太陽和風力的洗禮濃縮海水,形成鹽結晶;而市面上所販售的鹽,又稱為精鹽,透過離子膜從海水單純提取出鈉成分的精製鹽,其鈉含量較高, 缺少健康的礦物質,用於料理上,俗稱用語上就是「卡死鹹」。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納含量攝取過多恐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症狀,類似此疾病的患者,應避免攝取過多鈉含量的精鹽才是。
▼然而市面上的低鈉鹽是否比精鹽還健康呢?其實也不然,低鈉鹽的成分是以鉀取代了納,鉀攝取過量會導致四肢無力,頭暈、沒有精神等情況,甚至還會造成心室性心律不整等,對於腎臟疾病的患者也應盡量避免攝取過多才是。但相較於精鹽來說,是比較安心了點的鹽。
▼而海鹽比精鹽保留了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納含量也比精鹽還低,用來料理帶點鹹甜的好滋味。但海鹽也並非是絕對的優勢,海鹽的形成若以傳統古法「三曝九曬」製鹽法,得花上23至27天的時間,較不符合經濟效益,價格也相對的比精鹽貴得很多,這也是市面上的精鹽為何取代海鹽的原因,另一方面,目前全世界海洋汙染嚴重,可能會導致海鹽含有微量重金屬或塑膠微粒等問題,這點倒是我們值得注意的。
▼井仔腳瓦盤鹽田產出的天然台灣鹽依等級有分為鹽花、二層鹽、海鹽等,鹽花為輕飄於鹽水表面上的鹽,於秋冬季氣候非常乾燥並有日曬與乾燥東風吹拂下的午後純手工採收的鹽,結晶體呈現不規則狀,帶有脆感;二層鹽主要產於冬季至隔年春季之間,鹽層質地較為堅硬,生於鹽層之上,未接觸瓦盤上的鹽,結晶體較為細軟、蓬鬆。鹽花與二層鹽同屬產量稀少較為珍貴的頂級鹽。照片為登上三層樓高的觀景台。
▼而一般的海鹽相對的產量較趨於長年穩定,為瓦盤上的結晶鹽,外觀呈現小顆的規則狀,口感較偏硬,一般的居家料理都適宜。照片為登上觀景台二樓,有不錯的鹽田景觀。
▼井仔腳瓦盤鹽田堅持以古法「三曝九曬」製鹽法,產出手工製作的天然日曬海鹽。因產出的海鹽不經過精製程序,故能保留更多珍貴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以求現代的台灣人們還能品嘗到真正的由台灣土地所曬出的「台灣鹽」。照片為登上觀景台的三樓。
▼這片大鹽田僅有這座水門與大海相通,鹽工每天早上等海水漲潮時會將水門打開,引進海水至大蒸發池。
▼海水依序在4坵大蒸發池逐坵流動而過,隨著各坵蒸發水份並沉澱雜質、析出氯化鐵歷經6至8天後引入小蒸發池(圖片所示),在小蒸發池依序3段而過,析出硫酸鈣歷經5至7天,鹽鹹度可達26.5度波美。
▼最後引到結晶池曝曬約3至5天,濃度可達28度波美,鹽工便可開始收鹽,剩下的苦鹵由結晶池旁排水路排出。
▼傳統曬鹽法中會以乾蓮子或銅扣測驗海水濃度,現在則改採波美計來測量,當波美度數越高,表示濃度越高,例如:10波美度的海水,代表1公升海水還有100公克的鹽。
▼在過去當鹽工是件苦差事,在大太陽底下挑鹽、耙鹽、收鹽,還得一次挑兩個鹽籠重達60公斤的鹽呢!就容我偷懶了點,拿著空鹽籠示意一下吧!
▼耙鹽也是蠻辛苦的工作,由於鹽田鄰近大海,鹽工因長期受海風沙的吹襲,鹽工易患沙眼,導致視力減弱,甚至失明等症狀,如果腳有傷口,觸碰到鹽時還會產生劇烈的疼痛,就如俗語「傷口上撒鹽」的一句話。
▼這座鹽田中共規劃了六格蒸發池作為觀光客的體驗區,供民眾自由進入體驗挑鹽、耙鹽等,來到此地千萬可別錯過了喔!
▼一般的鹽田有分2種,分別為土盤鹽田及瓦盤鹽田,井仔腳這裡是採用瓦盤鹽田,優點是瓦盤導熱快,能快速蒸發水份,且隔離結晶鹽與土壤,故鹽結晶顆粒細緻,潔淨白晳。而早期的瓦盤是採用房屋屋頂的紅瓦片,後來改採台灣菸酒公賣局埔里酒廠用的酒甕碎片,故每片的顏色不盡相同,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
▼鹽田日曬產出來的海鹽,又稱為日曬鹽,含有鎂、鉀、鈣等59種身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外觀顆粒大而細緻,潔淨白晳。
▼臺灣的鹽,目前也僅剩臺鹽苗栗通宵鹽廠及井仔腳瓦盤鹽田這裡尚有產鹽,臺鹽的製鹽技術是以抽取海水, 以離子電透析法製造精鹽,只是產量不足以供應市面上用鹽,故多採用澳洲進口的粗鹽居多,而井仔腳瓦盤鹽田這裡卻是臺灣最後一塊保留最傳統的日曬鹽工法製鹽,不過由於生產過程費時且費工,故產量有限,價格也相對的偏高些。
▼傳統的曬鹽工法產出來的海鹽含有豐富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天然無死鹹的口感還帶了些甜味。
▼正巧碰到官方成功鹽的解說員正為一群團體遊客作曬鹽導覽服務,有需要的朋友們,聯絡方式請參閱文章最後的訊息喔!
▼遊客服務中心裡除了提供諮詢服務外,其最主要以販售鹽類的相關商品,舉凡如鹽鹵防蚊液、平安祈福鹽、沐遇鹽...等。
▼鹵鹽豆花、二層鹽霜淇淋、鹽工茶是來到這裡不可錯過的鹽田三寶聖品,若錯過了,別的地方恐買不到喔!
▼二層鹽霜淇淋顧名思義就是添加了二層鹽,二層鹽是取自粗鹽上方結晶,因未接觸瓦盤,故特別白皙純淨,含豐富礦物質,鈉含量比鹽花略高,甘醇不死鹹,也是為鹽工的私房鹽,使得這支二層鹽霜淇淋成了高級聖品,口感綿密中帶點鹹味喔!
▼鹽工茶並非是鹽+茶,在過去由於鹽工多半曝曬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幾十年來也發展出了一套消暑秘方。是以黑糖為基底的風味茶飲,也是支持老鹽工們為生活打拼的秘密器喔!
▼鹽鹵豆花是以鹽鹵取代一般製作豆花所添加的石膏作為凝固劑,而所謂的鹽鹵,是將鹽田曬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而形成的鹵塊。以鹽鹵製作出來的豆花其硬度、彈性和韌性比一般的豆花都較強些。
▼回到園區出入口一帶,多家攤販也是值得我們多去看看及品嚐當地特色的地方。
▼所謂的一夜干虱目魚是經過鹽水醃泡後的虱目魚,以線綁於架上晾乾,放置一夜於水份蒸發後而成。其魚肉風味更加豐富、肉質更加緊實感。
▼虱目魚香腸也就是以虱目魚肉取代豬肉為基底的香腸,吃起來口感較為細密且沒有肥肉的油膩感,喜歡吃特色的人是種不錯的選擇。
▼最後在一張鹽工曬鹽的照片下在這裡我的心得分享就告一段落囉!在北門一帶尚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景點,再待我以後細細分享吧!
地標資訊
景點名稱:井仔腳瓦盤鹽田
營業時間:夏季(5月~10月)AM09:30-PM18:00;冬季(11月~4月)AM09:00-PM17:00
票價資訊:免費
優惠資訊:無
期間優惠:無
園區導覽:10人以上團體請於3天前洽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連絡電話:(06)786-1000
景點地址: 台南市北門區永華里西南郊井仔腳復育鹽田
▲ 關於動態的內容請參閱我的Youtobe影片吧! 請點我
遊遍全台各地景點●寫下人生最美時光
親子×旅遊
[請點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