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願寺廣場

000.jpg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光復後,原址是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後因多次火災,多次拆建,直到西元2005年台北市政府拆除違建及簡易綠化此地,於西元2006年將樹心會館、鐘樓指定為市定古蹟;而輪番所、本堂臺座、御廟所臺基及參道則登錄為歷史建築;西元2012年完成廣場興建及文化資產修復工程,還原歷史風貌。

名稱:西本願寺廣場
營業時間:樹心會館:周二〜周日10:00-17:00;本堂:周一〜周五09:00-17:00;廣場:全天
消費放式:免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號
捷運:搭乘板南線至西門捷運站( 1號出口 ),步行3~5分鐘即可抵西本願寺廣場
電話:無
網址:無

_DSC1528.JPG

西本願寺廣場多數主要建築的式樣多源自日本佛教18、19世紀常出現的本堂、御廟所、庫裡、鐘樓等

_DSC1475.JPG

樹心會館
樹心會館於西元1923年落成,當時台灣總督玉源太郎特別賜[樹心佛地]匾額

_DSC1541.JPG

因此將其命名為樹心會館,主要作為教育及弘法場所

_DSC1479.JPG

整體配置為T字型,為[漢、洋混風]建築;入口[堂門]乃[和風]

_DSC1505.JPG

磚結構及木屢架則為西洋風格,修復方式採原貌復原

_DSC1489.JPG

另一個角度拍攝的樹心會館

_DSC1490.JPG

樹心會館位處西本願寺廣場的南端

_DSC1488.JPG

御廟所臺基
御廟所臺基於西元1923年落成,為日本佛院建築特色之一,多設置於本堂左右。
御廟所原貌為木構造建築,屋頂原為重簷、[尖頂四坡水]式,入口為[堂門]樣式。
西元1975年與本堂同遭回祿,登錄為歷史建築時僅存磚造臺基,以殘跡方式保存。

_DSC1493.JPG

本堂臺座
於西元1931年落成,當年設計考量蟻害,因此臺座採用鋼筋混凝土造,上方大殿為木造。

_DSC1492.JPG

西元1975年發生火災,僅存一層樓高的臺座、階梯、部分欄杆及扶手等。
原臺基內部空間以僧眾使用為主,包括圖書室、會議室、事務室、娛樂室及倉庫等。
本堂修復只回復既有臺座,考量再利用需求及安全,結構系統以型鋼為主,並以原柱位方式意象保存。

_DSC1499.JPG

參道
参道於西元1934年完成,為山門通往本堂之參拜道路,總寬4.55公尺、長約35公尺。修復時以殘跡保存,部分損毀處以相似石材回鋪

_DSC1482.JPG

鐘樓
鐘樓建於西元1922年,立於約一丈高的人造假山上

_DSC1501.JPG

鐘樓屋頂為[入母屋]式,有精美的[斗拱組]

_DSC1503.JPG

大銅鐘於1901年先行鑄造,二次大戰後遺失

_DSC1504.JPG

日前懸掛者係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作而成

_DSC1533.JPG

充滿著日式風情的建築與風格

_DSC1527.JPG

正值吉野櫻花季,櫻花盛開

_DSC1514.JPG

輪番所
輪番所於西元1924年落成,為總住持人宿舍,建築本體要由磚造基礎、木造梁柱、[雨淋板]外牆及日式[和小屋]屋架系統所組成。

_DSC1516.JPG

遊客可在此優閒茶飲,桂花包種、玫瑰包種、玉蘭烏龍、樹蘭烏龍、竹心烏龍、土肉桂烏龍、馬告烏龍等,
若想要飽足感的飲食套餐,也可點個蔬菜咖哩、猴頭菇麵線等,或許再來挑個茶點,白豆沙穌、咖哩酥、
台式點心拼盤、茶香瑪德蓮、璞 布丁、西式點心拼盤、上生果子、和果子、和風茶點拼盤、果乾等,菜單
豐富,滿足了饕客們的味蕾

_DSC1517.JPG

還有多種的伴手禮可供挑選喔

_DSC1522.JPG

輪番所在修復前外牆損壞嚴重,僅屋瓦保存尚好,以外觀修復為原則,內部採再利用方式調整。

_DSC1557.JPG

西本願寺廣場在開放後常可看到許多愛好攝影民眾來到此地拍照攝影
古樸的鐘樓、懷舊的樹心會館、和風的輪番所、低調的本堂歷史建築錯落在綠意盎然公園裡,
總在參訪者眼中形成幅幅美麗的圖畫

_DSC1498.JPG

西本願寺廣場的導覽地圖
廣場的下方鄰近道路,為台北市的中華路,提供大家參考


檢視較大的地圖


標題圖.jpg

遊遍全台各地景點●寫下人生最美時光
親子×旅遊
[請點我]


13.jpg

歡迎加入[豪豪遊台灣]facebook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豪豪遊台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